其他

“青年千人”刘思敏研究葫芦脲分子发表高水平论文

2017-06-08 武科大新媒体中心 武汉科技大学


 新闻网讯(记者谢晓丽)“亲爱的刘思敏教授,看到您发表的对葫芦[10]脲分子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期待与您进行后续的合作研究。”日前,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西北大学J. Fraser Stoddart(弗雷泽·斯托达特)教授课题组主动联系我校“青年千人”刘思敏,寻求合作开展后续“分子机器”的课题研究工作。



能得到诺奖得主的青睐,源于刘思敏前不久在国际化学领域的顶级期刊《Chemistry- A European Journal》(欧洲化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高水平论文。该论文被杂志选作“封面论文”和“热点论文”予以重点推介,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论文报道了葫芦[10]脲对一系列基于甲基紫精结构单元分子的识别研究。刘思敏课题组利用葫芦脲能增强分子间电荷转移、相互作用的特性,成功组装出“三明治”构型,并首次报道了基于葫芦脲的五元组装体结构,这种结构在构建多功能超分子材料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他们还发现,一端相连的两个甲基紫精分子与葫芦[10]脲的结合模式会随着第三方客体的加入而变化,这种具有刺激响应的组装体可以应用在一些智能材料的组建上。



 此外,他们也报道了葫芦[10]脲对Bluebox分子的包结作用,Bluebox分子是Stoddart教授首次发现,并作为分子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研究至今。

 “葫芦脲分子,因其空腔外形酷似葫芦而得名。”刘思敏解释,“它毒性低、易制得、疏水空腔可容纳客体分子,潜在的应用前景值得期待——神经麻醉剂的有效去除、农药残留物的精准检测等,将造福人类。”



 葫芦脲化学作为超分子主客体化学的一大分支,自韩国Kim教授课题组及澳大利亚Day教授课题组发现并分离得到多种葫芦脲同系物以来,已经广泛渗透到了包括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生命科学等多个学科,并且在分子识别及组装、功能性材料的组建、传感器的构建及药物传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不同于被深入研究的葫芦[6]脲、葫芦[7]脲及葫芦[8]脲,对葫芦脲家族中具有最大空腔的成员——葫芦[10]脲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尤其是其对于传统客体分子的识别及利用其空腔优势对大分子的识别很少被报道。



 “冷门其实就是最大的热门。”刘思敏带领课题组成员潜心钻研,终有所获。他在天津南开大学的国际葫芦脲大会上阐述的葫芦[10]脲纯化技术,得到各国专家的高度肯定。

 “青年科研工作者就是要勇于开展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刘思敏盯前沿、攀高峰的科研精神,得到清华大学张希院士的勉励。




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的科研课题组也纷纷联系刘思敏,寻求开展合作研究。上个月,刘思敏与武汉大学合作的学术成果发表在生物化学类的顶级期刊《Nucleic Acids Research》(核酸研究)上。


---END---


武汉科技大学新媒体中心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新闻网

作者:谢晓丽

排版:叶修敏


[回复关键词查看更多]
成绩|课表|空闲教室|图书馆|留言|校车|校历|

新媒体|街景|四六级词汇|印象|失物|天气|生活|公交
有惊喜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